人文苏北
人文苏北|科技处:科技创新的“护航者”
人文服务永远在路上,医院人文建设涉及医院、医务人员、患者、社会组织等多个维度,苏北人民医院作为一所百年老院,一直秉承着“传承百年仁爱 精通济世医术”医院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文建设,我们将对医院的人文理念、人文管理、人文服务、人文环境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有系统地推出我院在人文医院建设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不断总结和提升医院人文关怀内涵,让职工更加幸福,让患者更加满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医院科研能力是现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苏北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职能部门,他们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爱岗敬业、默默付出,始终坚持“科技强院”的战略,肩负着全院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这就是苏北人民医院科技处。
PART.01
加快专职队伍建设
管理理念与时俱进
从2014年设置科教部科研科至今,苏北人民医院科技处逐渐发展成为拥有7名专职科研管理人员,10名专职科研实验人员的一级处室。科技处下设科研平台管理办公室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办公室。医学实验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两个平台也隶属于科技处。科技处共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9人,硕导6人,平均年龄37.5岁。其中,专职管理人员以临床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背景为主。专职科研管理队伍越来越年轻化、高学历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处处长、管理学博士周罗晶表示,将自身专业优势与医院管理相结合,用心学习、细心管理、尽心服务,不断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科技管理支撑科技创新是团队始终秉持的理念。他们以医院科技创新发展为引领,坚持科学管理,统筹推进,精准服务,将各项任务落实到科研管理中,切实做到有责任、有管理、有监督。在工作中他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科学研究与实践,团队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承担各级管理类课题20余项,发表医院管理论文60余篇,先后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奖科研管理十大价值案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先锋科室”“医院管理创新优秀团队”等奖项和荣誉。
PART.02
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赋能医院更高质量发展
修订出台苏北人民医院科研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经费包干制,间接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助理聘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陆续出台,科研“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定期召开科技大会表彰先进,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优化院级科研基金资助体系。根据医院发展战略,科技处不断调整资助方向,通过宽领域培育创新项目,分层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而全方位激活人才创新动能。目前已形成了涵盖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交叉合作、青年托举、护理研究、管理研究等7大专项资助体系,已累计资助项目735项,资助金额1566万元。
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提档升级。近年成功获批分子诊断中心、消化病/代谢病基础与临床转化、再生医学、麻醉学、肾脏病学、胸心外科、骨科等7个扬州市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柔性引进专家12名。在医学实验研究中心基础上,一栋近3000m²的科研创新中心B区实验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将重力打造为基因研究平台、形态学研究平台、细胞培养平台、动物研究平台、生物成像平台等技术平台,配备最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同时配套出台《科研公共平台服务管理办法》《研究所(实验室)及专职科研人员管理办法》,打通科研随访门诊,建立科研数据中心,支持科研人员建立专病队列数据库等,软硬件建设齐头并进,成为医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
PART.03
多措并举强化服务
成果转化提质增效
在国考的“指挥棒”下,科技处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医院实际,迅速响应,制定方案,推动医院创新转化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地市级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从2020年起,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科技处加强顶层设计,突出目标导向和效益导向,实施“医院成果转化提升行动”,确定年度主题,多措并举,分步实施,统筹学科、平台、人才、资金等资源,为院企搭起合作桥梁,建立沟通合作、产品试制、转化谈判等联动机制,推进科研人员与企业“双向奔赴”,通过不断探索体制、机制、模式的创新,为科研成果的转化保驾护航。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营造了人人参与的创新氛围,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专利培育体系持续完善,高价值专利导向逐步形成;专利源头治理日见成效,不以创新为目的专利申请问题逐步得到遏制;逐步探索了一条从临床实践到科学研究再到产业化的专业道路,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成果转化的新突破。
医院参与完成行业首个《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家共识及指引》的编写工作,并成为医疗机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识首批试点单位。2023年,苏北人民医院成为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理事会成员单位。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创新转化排行榜》中苏北人民医院专利授权量排名位列全国第44名。已有5位专家取得国家技术转移技术经纪人培训证书,成为医院第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人才。 “一种骨科导向器” “一种一次性刻度导尿管”“一种前列腺癌术前腹膜外间隙气囊扩张器”等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签约并实现经费到账,多个成熟项目进入转化实质性沟通阶段,医院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出圈”,跑出了苏北人民医院成果转化“加速度”。
PART.04
健全科研监管机制
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近年来,随着新时期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深入实施,如何全面加强医学科技风险监管,成为科技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不断强化科研诚信建设,科技处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并重,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开展管理学法、专题培训、系列讲座,对国家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和学习。加强科研诚信案件警示教育,遵循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确保科研活动合法合规开展,推进医院学术健康发展。
持续加强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建立协作审查和互认机制,提高审查效率,为临床研究和新技术项目开展保驾护航。规范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流程,加强临床研究项目全过程质控和闭环管理,确保所有临床研究开展前“伦理先行”。2022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成为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机构。2022年10月,医院成功加入江苏区域伦理协作审查平台。2023年7月,医院成为扬州市医院协会医学伦理专委会的副主委单位。
将科研诚信作为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导师遴选、人才申报、专家推荐的一票否决条件。制订《医院科研诚信建设实施办法》。每年开展“科研诚信月”活动,不断强化底线、红线和自律意识。开展科技伦理论治理热点问题研究,探索科研诚信管理与伦理治理的方法路径,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2023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正式加入中国医院科研诚信联盟单位,以此不断加强和提升科研诚信的治理水平。
PART.05
加强智慧信息化建设
促进科研管理精细化
基于信息化手段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效能,科技处着力搭建了医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科研试剂采购平台、伦理审查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生物样本管理系统等五大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了信息化与科研工作深度融合,为全面、精准、便捷开展科研管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形成了以科研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收集、处理、开放、共享,打通了部门、团队间的科研数据孤岛,促进了科研数据的高效流动和利用,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手工科研事务中“松绑减负”。科技处将创新管理理念融入信息化手段中,促进了科研管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创新要素进一步优化,为科研活动的过程管理提供了支撑,提升了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了服务水平和监督力度。
PART.06
成果丰硕助发展
科技创新有活力
近年来,苏北人民医院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研经费持续增长,高质量论文逐年上升,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20年以来,医院获得各级课题近400项,作为牵头单位注册临床研究144项。获省引进新技术评估奖26项、市引进新技术评估奖296项。参与编写行业指南、共识28部。累计发表论文3099篇,其中中华系列杂志 248篇、SCI收录论文65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3011.776分,JCR 1区以上论文171篇,10分以上论文32篇。在《LANCET ONCOLOGY》《LANCET NEUROLOGY》《CELL METABOLISM》等高质量期刊上参与发表多篇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
周罗晶处长表示,科技管理是个系统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坚持创新意识、前瞻意识、开放意识,建立科学管理理念,做好政策资源、创新要素与管理资源的高效配置,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科研人员实现“以临床需求为始,以临床应用为终”的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才能最终造福患者,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万里征程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今后,科技处将持续担当有为,主动作为,倾力而为,用情、用心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服务科研,做好医院科技创新的“护航者”,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名城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