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苏北
抹不去的记忆
2023年9月10日,一个不同寻常的教师节,我与黎安正式拜丁开云老师为师,入丁氏一指禅推拿“山”字门下,我们给丁老师呈上拜师贴,师傅将回徒贴赠予我们,拜师过程虽只有数分钟,但其中神圣的仪式感和涌动的情绪让我触动颇深。
如果说人生有几大幸事,寻得一位良师,无疑是其中之一。
一位好老师就像明灯,在昏暗处给你光亮,指引方向,在心灰意冷时给你温暖,让你抬头挺胸,继续砥砺前行。丁开云老师之于我,就是这样的人。
2020年夏天我结束医师规范化培训返回我院中医针灸科门诊工作,丁老师的诊室在我诊室隔壁,当时与他交流很少,只是每天早上接热水的时候看着他提着一壶茶水经过,感觉是一位低调含蓄的医生。听中医科其他同事说,他是 “一指禅”推拿的嫡系传人,我心里还曾纳闷,“一指禅”推拿学派,只要是针灸推拿学专业出身的人,都知道它是推拿学科中极其重要的手法及研究学派,“一指禅”推拿的嫡系传人在推拿学的发展中,可谓中流砥柱,但一般以“山”字做嫡系传人的命名,没听过“云”字派啊。
2021年夏天,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周边百姓,发展我院中医事业,医院对中医科发展做规划调整,中医科整体搬迁至荷花池畔的苏北人民医院中医馆,古色古香的荷塘美景与中医治疗和谐统一。搬家后,在中医科卢开信主任的安排下,我与丁老师共用一个办公室,这才和丁老师逐渐熟悉起来。
与丁老师相处后,我曾不止一次有这种感受,他就像一棵枝繁叶茂,树大根深的榕树,树的枝丫上连系着他的患者、同事、朋友,他用自己的能量影响着身边人,润物无声的渗透着正面、温暖的力量,而他的心态和行为是那么的沉静、淡定,很少见到他被什么事情干扰心境。跟丁老师共处一个诊室,你会发现,他的病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前来就诊,总是会慢慢平静、松弛下来,他的诊室很安静,氛围很融洽,病人间相互话着家常,情难自已跟丁老师讲述他们自己的经历时,很多病人会红了眼眶,慢慢的,我感觉丁老师的诊室不是一个医院里常规定义的诊室,它更像病人汲取力量的地方,像他们在这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可以歇歇脚的一个驿站。有时候我觉得丁老师的力量似乎是无穷的,他好像不会老、不会累,总是不知疲倦的奉献自己,尽可能的帮助他遇到的每一个人。其实他已年近七旬,只是他平素有练习传统功法的习惯,精神总是很好,让我们时常忽略他的年龄。
丁老师曾经跟我说过,他为什么退休后仍然留在苏北工作,不去享受退休生活,带带小孙子。源于自父辈始,便在苏北耕耘,丁老师的父亲丁鸿山创建了苏北医院推拿科,为推拿科的发展奉献了大半生,丁老师18岁开始学习“一指禅”推拿,后在我们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至今,他对苏北医院有着很深、很深的感情。
丁老师因为对推拿的热爱,走过了四十多年的推拿生涯,他治疗过许多走投无路,求医无门的患者,比如:脑瘫患儿、严重脊髓病近乎瘫痪的患者、中风后偏瘫的患者、严重情绪病的患者,在他的悉心治疗下,这些重症病人重归正常的生活。难得的闲暇时间,他舍弃掉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我们同事还有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功法,可以说,他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他们的一生,包括我。
我从2022年4月开始跟随丁老师练习站桩、八段锦、太极拳,丁老师带我开启了“内在训练”的大门,在功法练习中内观自我,提高自身的感受力,摒弃外界的干扰,达到 “禅”的意境,这对自身的健康、生活的状态、“一指禅”手法的练习以及对病患的治疗是非常必要、有利的。
丁老师喜爱阅读、思考、写作,善于接受新事物,他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指山人”,他在上面发表的文章均为他的肺腑之言,其中不乏很多对大众身心健康有益的知识,用质朴真诚的语言,让老百姓容易理解,他的无私传播让大家受益良多。丁老师的名字都与他喜爱阅读、思考有关,丁开云,“开云”二字为他自己所改,源于朱熹所写《观书有感》这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如丁老师赠予我和黎安《一指禅推拿真传》时所题的赠言那样,“学习新知识,让青春更美丽”,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是丁老师的习惯,也是对于学生的要求。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指禅”推拿这件事,丁老师做了一辈子,让许多人知道了“一指禅”推拿,并从中收获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健康,其中的坚持和守护实属不易,个中艰难或许只有他自己方能体会。
丁老师的先祖,丁凤山先生,“一指禅”推拿的开创者,因心怀大爱,朴素无私,没有仅择丁家后人而教,摒弃了传统中医“家传”这一成规,而是一视同仁,只要是天资聪慧,亦勤学苦练推拿的热忱之辈,丁凤山先生均开门授徒,开诚布公,因材施教。1912年丁凤山先生迁居上海后以授课讲习的方式培养出一批一指禅推拿优秀名家、大家,如 王松山、钱砚堂、黄海山、丁树山、丁宝山、朱春霆、丁季峰等。后在他们的努力下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推拿学校——上海推拿医士学校(1959年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开创了推拿医学科学教育的先河,为中医推拿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今天,我和黎安拜丁开云老师为师,入“山”字门下,荣幸喜悦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量,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一指禅”推拿疗法的独特性、向大众传播“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的魅力,让更多人受惠于“一指禅”推拿,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丁老师殷切期望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望我们能坚守本心、长风破浪,若干年后仍然记得拜师这一天我们启航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