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苏北
“苏北工匠”系列⑤|颜连启、王守安
没有匠心,难成良医。工匠精神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境界。一名好医生,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苏北人民医院“匠心医生”,聆听他们的故事。
颜连启:“铁汉”柔情让病人笑起来
简介:苏北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兼关节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感言:身为骨科医生,我深知“工匠精神”便是我们专业的灵魂所在。我们用心雕琢每一个治疗细节,力求让每一位病人都能得到最优质、最贴心的医疗服务。我们深知,身体的康复固然重要,但心理的安宁与舒适同样不可或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用温暖的话语和关怀的行动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只要我们怀揣着匠心与热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就定能将事情做到极致,让病人感受到较好的服务体验。同时,在这过程中,我们自身的价值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升华。
他的性格豪爽,做手术时经常连轴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汉”。1991年,颜连启大学毕业后,在当地医院大内科轮转时,拼命地“抢”活干。他说,年轻时就要多学一点。结婚一个星期,他就去进修了。为了更好地发展,2008年,他来到扬州。2010年成为关节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他带领团队,从医疗、护理、康复等方面全方位为病人提供服务,从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置换术到先天性髋脱位、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僵直、髋关节术后的假体松动等难度较大的手术,从3D打印到机器人手术,他们一步步地攀登。为了让病人的伤口缝合更美观,颜连启尝试了多种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解决了难题。他说:“我的一个出诊标准就是,要让我的每一个患者先笑起来。这样,不好的情绪得到了排解,更利于身体恢复。只要努力做,每个人都能成为工匠。只要用心做,就能把事情做到极致,达到完美的状态,体现自己的价值。”
王守安:甘做临床医生的“眼睛”
简介: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副主任兼CT室主任、主任医师
感言:身为肩负“黑白灰”影像使命的医者,我们每日的工作或许看似单调,只是目不转睛地凝视电脑屏幕,解读着一幅幅“片子”的奥秘。然而,正是这份看似枯燥的工作,却需要我们倾注无尽的细心与精准。我们深知,每一个细微的影像变化,都可能成为疾病诊断的关键线索,因此,我们必须反复审视、深入思考,以确保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诊断依据。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们怀揣着不平凡的梦想与追求。我们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与付出,能够为患者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每天上班,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屏幕前,翻开一张张片子,在黑白影像中寻找“蛛丝马迹”。近30年来,王守安就是在这个光影世界里默默地耕耘着,看片子、写报告,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精准信息,尽一切可能给更多患者送去“希望之光”。最忙的时候,回家还要通过远程看片子,眼睛累得不想看任何东西。王守安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临床医生的“眼睛”,丝毫来不得半点马虎。他说,影像医学是新设备、新技术高度集成的交叉学科,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和临床诊疗,必须多看、多磨炼,只有不停地学习研究,敏锐把握学科前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来,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不错过“蛛丝马迹”。“每天我们虽然都在与黑白灰打交道,但是这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虽然你不认识我,但是我却要对你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