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 正文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健康报 | 新中国医界往事:65年前,手摸耳听诊断胃穿孔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190613214656_a558a94d192e612e138f52ca9ec88d6d_1.jpg

上图:苏北人民医院外科全体人员。照片摄于1954年。

4月初,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口述档案征集工作正式启动,来医院录制口述档案的大外科在职和退休医护人员全体在医院7号楼前合影。巧合的是,65年前,草创之初的苏北人民医院外科也曾在这里留下过第一张集体照。今昔对比,一段段尘封多年、鲜为人知的“医院故事”,又呈现在扬州人面前。

原来的老照片摄于1954年。泛黄的老照片上,7名外科医生,加上20多名护理部、手术室医护人员,这就是当时苏北人民医院外科的全部力量。“我是1952年秋天来扬州的,当时条件很苦,可以说是‘风凄凄,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那时,刚刚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匡云飞被分配到苏北人民医院,24岁的他也是医院最年轻的外科医生。

如今,从苏北人民医院院长退休下来的匡云飞已经92岁了,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史”,依然激动不已。据介绍,苏北人民医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清光绪26年的扬州浸会医院和成立于1946年的江苏省立扬州医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20世纪90年代,苏北人民医院跻身于全国三级甲等医院行列。匡云飞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苏北人民医院发展的一个快速期。不少医科大学生毕业后来到扬州,这批年轻人成为后来支撑苏北人民医院发展的基础力量。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史’总是充满艰辛。”匡云飞说,1954年11月,一个被确诊为胃穿孔的男性患者急需进行手术,但是当时整个外科,谁也不会使用麻醉机,这可如何是好?匡云飞想起自己在上海实习时有过半个月麻醉助手的经验,便硬着头皮上了。这台历时5个小时的手术,动用了当时外科的所有医生。

“我们上大学时,有本书叫做《物理诊断学》。”匡云飞笑着说,当时没有B超等先进仪器,无法进行精确诊断,这名患者能被确诊,是因为匡云飞发现他肝脏部位“不坚实”,有鼓音。而这些全靠医生的“手感”和“耳感”。“如今,这样一个手术只需要2个小时。”苏北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柏斗胜介绍,由于以前缺少制酸剂等药物,一旦患有严重胃穿孔,医生要在患者上腹部正中,剖开一个25厘米的切口,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而现在,普通的胃穿孔手术只需在上腹部打四五个5毫米~10毫米的孔,进行微创手术。

上世纪60年代后,苏北人民医院的年轻医生不断去上海等大医院进修,将先进技术带回扬州,小儿外科等科室就是在那时成立的。如今,原先的外科楼已经变作行政楼。而大外科也拥有了7个亚专科,分别是普外科骨科胸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在这7个亚专科之中,还实现了三四级分科。

柏斗胜说:“目前,除了肝移植手术还在申请资质外,其余的省内其他医院能做的腹腔手术苏北人民医院都能完成。苏北人民医院大外科发展至今历经7代人,一个科室、一所医院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除了掌握技术,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这也是苏北人民医院大外科参与此次口述档案活动的初心。”

2020年是苏北人民医院建院120周年,为了让这些鲜活的历史流传下去,苏北人民医院启动口述档案工作。苏北人民医院综合档案室主任王前说:“时间非常宝贵,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从去年开始,苏北人民医院已经着手档案建档,并对80岁以上老同志逐个进行寻访,并邀请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档案学专家做顾问。一位心内科老专家花了两年时间,在稿纸上颤颤巍巍写下1.6万余字,回顾当年的工作经历。他对王前说:“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来源:健康报

通讯员:朱海容 孙玲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专家

姓  名:柏斗胜 主任医师 副院长

专  长:

从事肝胆胰外科和微创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肝肿瘤、胆管肿瘤、胰腺肿瘤、肝内外胆管结石、门脉高压症和重症胰腺炎的规范化诊治。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外科技术娴熟,…

出诊: 星期四 上午 星期二 上午

简  介: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胆胰MDT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组长,扬…

更多

视频中心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