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苏北
苏北人民医院汤东:医心向党赓续精神血脉 竭力为民情倾援疆之路
汤东,博士毕业后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他的人生格言是“努力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成为开拓进取的‘领头羊’”。因此,他时刻重视自己的理论学习和政治修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努力践行“初心使命”。2021年9月,汤东响应祖国号召,带领扬州医疗队来到新疆新源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他带领扬州医疗队积极开展门诊、查房、教学、抢救、手术、培训等工作,获得了患者、同事及院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在援疆过程中,先后获得新源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并记功一次。
用真情呵护
挽救多位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
在新源县人民医院支援过程中,汤东全身心地投入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了让患者不再翻山越岭去就医,汤东用精湛的技术挽救了一位又一位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这其中有因骑马摔倒导致腹部受伤命悬一线的年轻患者、有连水都无法下咽痛不欲生的老年患者、有啼哭不停腹胀如鼓的的婴儿、有腹痛休克濒临死亡的幼儿、有腹部长着巨大肿瘤不能吃喝的民族大叔、有身患恶性肿瘤深度沮丧的大妈……
据新源县人民医院周开平书记介绍,只要患者有需要,汤东无论是在吃饭还是在睡梦中,都会奋不顾身、带领医疗团队用真情呵护救治每一位患者,争分夺秒地和时间赛跑,将一个个危重患者从死神手里夺过来;他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挽救患者于危难之际,保护了患者的生命。
在得知当地血库存量紧缺的情况下,汤东还带领医疗队撸起袖子献起血;在兄弟单位术中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束手无策时,快速伸出援助之手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援疆期间,汤东经常带领医疗队下乡义诊,走门串户看望因病缠身不能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将医疗关爱送上门。也正因如此,他在当地深受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当地患者为他送来一面面锦旗,赢得民族群众交口称赞。先后开展下乡义诊、疫苗研判、中医特色文化宣讲近20余次,获得新源县卫健委“敬业之星”的荣誉称号。
全方位培育
打造多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
为促进新源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更好地解除边疆人民群众的身心疾苦,汤东怀着一颗“倾情为患者”的赤子之心。
在人才和技术缺乏的受援单位,汤东带领医疗队开展“个体化业务培训”“多学科融合式培训”“新源·扬州大讲堂”等系列培训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技术输出和培育,培养了许多素质优良、技术过硬的医疗骨干,打造了多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毫无保留地把医疗新技术扎根于新疆并生根发芽,变“输血”为“造血”。
为了让当地的疑难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汤东排除万难,开通扬州新源远程会诊、查房平台,为疑难杂症诊治、多学科讨论等打通了互联网诊治绿色通道,实现了医疗技术实时输送。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多次组织远程多学科MDT讨论,为数十位胃肠道晚期肿瘤患者制定了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显著提升了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新源县人民医院也被评为“苏北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对口支援先进单位”。
为了提升当地医院学术和技术,汤东经常带领科室团队开展全疆的技术推广和研讨会,并带领科室团队首次获批全疆“第一届普通外科微创技术进展及护理学习班”和伊犁州“消化道肿瘤外科微创技术进展学习班”的两项继续教育项目。为新疆和内地各位专家的交流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深化了新疆和内地的学术交流,也为医疗学术援疆探索出了新的途径。这种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领头羊”精神得到医院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认可。
人物介绍
汤东,中共党员,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肠外科副主任,新疆新源县人民医院援疆副院长。获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十三五”医学青年人才、“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和“六个一工程”人才项目,扬州市“绿杨金凤”优秀博士人才、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扬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