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行业大咖齐聚扬州 肺癌领域高峰论道|第十届扬州肺癌论坛举行
第十届扬州肺癌论坛
12月14日-16日,第十届扬州肺癌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肺癌放射免疫新探索和策略优化会议在扬州市顺利召开。此次大会由扬州市抗癌协会、我院肿瘤研究所、我院肺癌联合诊治中心共同主办。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齐聚扬州,进行专题演讲和学术探讨,进一步推动肺部肿瘤医学事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省卫健委副主任鲍军,副市长刘流,扬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赵国祥,我院院长束余声等出席活动。
开幕式
开幕式由我院肿瘤科副主任、肿瘤研究所所长汪步海主持,他介绍,扬州肺癌论坛已经发展成为扬州、江苏,乃至全国范围内肺癌治疗领域颇具影响的品牌学术会议。每届会议,不但现场高朋满座,线上参会人数更达到4到5万人次,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本次会议设定三大板块,既有传承又在不断创新,希望与会同道增长学术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我院院长束余声致辞,他表示,肿瘤的防治不仅关乎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是检验一所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一直以来,我院积极开展肿瘤研究工作,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我院专家团队不仅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丰富经验,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未来,我院也将不断深化医院内涵建设,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推进医疗质量与安全建设,勇于创新、不断超越,力争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更新、更大的进展,助力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扬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赵国祥致辞,他提到,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不断增强肺癌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今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地市获批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未来也将以示范项目实施作为契机,努力培育优秀人才,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推进高水平医院和高质量专科建设,力争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诊疗服务。他也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助力专业交流平台的搭建,进一步推动肺部肿瘤医学事业发展。
江苏省卫健委副主任鲍军致辞,他指出,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规范防治措施、提高肺癌诊疗水平、改善患者愈后、加强学科融合、进一步推进患病防治关口前移和全流程管理,是推动肺癌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他也希望通过本次学术论坛的交流,进一步搭建防治平台,汲取全国各地肿瘤防治的先进经验,促进我省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希望苏北人民医院发挥地区带动作用和学科优势,不断发挥科研集聚效应,在肿瘤防治工作上创出特色、走出新路,发挥医院信息化领域的强大优势,建立肿瘤大数据库,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全国同行紧密协作,为推进江苏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热点、交流心得,会议期间,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齐聚扬州,进行了肺癌相关专题演讲和学术探讨,为推动肺部肿瘤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主会场中包含9个专场学术报告,分会场包含16个学术报告、1个热点讨论和交流,与会的各位专家共同分享了肺癌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探索,为广大肺癌领域科技工作者奉献了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
大会论坛
我院院长束余声邀请广东省肿瘤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开展专题报告《2023:肺癌精准医学的拓展》。吴一龙教授介绍了2021年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共识、MRD在三期不可切除NSCLC上的应用情况、肺癌罕见突变的进展等内容。最后,吴一龙教授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试验来全面评价药物作用的全新概念。
江苏省肿瘤医院冯继锋教授邀请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和未来方向》。程颖教授阐述了多项3期研究证实PD-L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可以显著改善ES-SCLC的生存,并确定ES-SCLC一线治疗标准。程颖教授指出靶向DLL3的T细胞连接器Tarlatamab的2期结果成为SCLC治疗新曙光。
我院史宏灿教授邀请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开展专题报告《精准医学时代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机制与临床》。韩宝惠教授阐述了驱动阳性/阴性NSCLC中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靶免精准治疗时代,抗血管生成地位不可撼动,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国仁教授邀请上海市胸科医院傅小龙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免疫治疗时代下NSCLC围手术期放疗探索》。傅小龙教授从新辅助放疗探索和辅助治疗探索的角度展开阐述,并指出免疫治疗时代下手术参与的NSCLC临床治疗有望提升,围手术期放疗探索存在多种可能。
武汉协和医院张利玲教授邀请武汉协和医院伍钢教授开展专题报告《放疗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演进与拓展》。伍钢教授通过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阐述了放疗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历程及最新进展,同时对放疗在免疫/靶向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提出了个人见解。
江苏省肿瘤医院何侠教授邀请东部战区总医院宋勇教授开展专题报告《EGFR经典突变NSCLC治疗的现状和挑战》。宋勇教授阐述了EGFR经典突变NSCLC治疗的现状和挑战,并指出基于分子机制进行精准治疗以及应用新研发结果改变治疗格局将成为未来探讨热点。
我院徐兴祥教授邀请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开展专题报告《晚期肺癌少见突变研究进展》。范云教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HER2/ROS1/RET基因变异治疗的目前取得的进展及及面临的挑战,对于晚期肺癌少见突变的突破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菊英教授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程玉峰教授开展专题报告《TOMO在胸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程玉峰教授介绍了TOMO治疗的优势以及TOMO在食道癌、肺癌中的应用。
东部战区总医院吕镗烽教授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郭人花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小细胞肺癌的后线治疗研究进展》。郭人花教授介绍了ADC、新型免疫药物、PARPi和联合治疗等在小细胞肺癌的后线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分论坛一
分论坛一由我院陆世春教授、孙超教授,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海涛教授、我院闵凌峰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吴峰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童建东教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陶玉坚教授、我院徐兴祥教授进行主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以时间线为轴介绍了肺癌的诊治流程、外科治疗方式及手术策略的不断进步和探索过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群教授阐述了国内外肺癌诊治、随访、筛查指南及国际对GGO的相关研究结果,并重点介绍了中山医院2017年启动的GGO随访研究内容。广东省人民医院钟文昭教授从局部晚期肺癌不同靶点的个性化诱导治疗研究入手,指出研究设计需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达到创新性和伦理的平衡。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详细地阐述了EGFR-TKI耐药的治疗现状、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其他双抗、ADC治疗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指出MRD在新辅助免疫治疗和辅助免疫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ctDNA检测MRD可以精准识别早期肺癌术后高危复发人群,但MRD检测的敏感性和标准化仍需深入探索。东部战区总医院吕镗烽教授主要从ADC药物概览、肺癌ADC治疗新进展及肺癌ADC药物未来的研究方向三个方面进行观点阐述。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立峰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罕见突变、MET异常、METexon14临床研究进展、MET扩增临床研究进展等精彩内容。上海市肺科医院吴凤英教授分别从EGFR20插入突变肺癌的特征、治疗进展及未来数据三个大方向进行讲解。
最后,苏北人民医院贺建胜教授、许文景教授、杨建奇教授以及泰州市人民医院韩高华教授进行了学术热点讨论。专家们就肺癌手术应用、围术期免疫治疗、术后辅助靶向治疗以及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等主题进行个人临床经验交流。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由我院束余声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于大海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朱锡旭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秦颂兵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王琳琳教授、我院孙长江教授、刘丽琴教授、陈丽教授进行主持。
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介绍了团队在肺癌放射免疫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免疫治疗的挑战与展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勤教授针对放化疗后免疫/靶向巩固治疗、放化疗同时免疫/靶向治疗、免疫/靶向诱导后放化疗三个方面分享了个人见解。山东省肿瘤医院袁双虎教授介绍了通过构建靶向肿瘤关键生物特征的分子探针和可实现肿瘤间质细胞的分子可视化影像,同时提出功能分子显像可以用于预测抗肿瘤治疗毒性。山东省肿瘤医院邢力刚教授阐述了2023年重点关注的SBRT联合免疫和SBRT用于新辅助治疗的进展,并指出SBRT技术迭代升级和能否实现精准SBRT等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尹中元教授分析了肺部小结节/GGO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分享了团队研究和个人见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谢聪颖教授阐述了放射性肺损伤的概况、预测早诊以及防治策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重点介绍了免疫时代来临后放疗与免疫治疗结合的正向作用,同时提出了两者协同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的思考。山东省肿瘤医院陈大卫教授从远隔效应、梯度放疗、城墙基因以及不良反应四个方面诠释了免疫调节型放疗新体系。
最后,我院院长束余声就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他提到,本次会议围绕肺癌防治的新探索以及治疗策略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专家们畅所欲言、交流讨论,带来丰富的新思想和新启迪,也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不断推动抗肺肿瘤事业的发展。
会议期间,于金明院士、吴一龙教授就热点话题接受了媒体采访。(部分资料来源|肿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