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临床心理科>> 科室动态 >>正文

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心康乐系列——当“强迫”悄然逼近你时

发布时间:2017-11-07 10:45:07
字号:
+-14
浏览次数:

强迫症英文是OCD,(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他的症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强迫性的行为,另外一个方面是强迫性的思维。一个强迫症患者并不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叫做强迫症,通常有的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的行为,而没有强迫性的思维;另外一些患者有强迫性的思维, 却没有强迫性的行为。

强迫性的行为,通常表现为重复做同样的事,并且自己难以控制自己,比如说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有没有锁上,或者反复检查有没有关火,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沿着固定的路线走,等等。而当事人是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不合理的。

患上这种疾病,患者会出现做一件事反复反复的去做,动作极为刻板机械,造成了心理包袱纠缠不堪,做什么事都不会用心去完成,从而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严重的引发重型精神疾病,给内心带来了极大痛苦;这类患者会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有时做事优柔寡断,而且做事还会非常的小心谨慎。

非常关注别人是怎么说自己的,对自己又是什么想法的,从而就会引发患者的性格扭曲,长此以往,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有一些患者是由于外界的刺激或者是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故导致患上强迫症,遇事心理紧张、情绪波动极大,还有就是患者一旦看到这种相同情形再次的出现,就会导致强迫症再次复发,如若耽误病情,拖延治疗,病症会更加严重;很多人因为患上了某种疾病,从此人生就发生了改变。

强迫症也是,一旦患上这种疾病,或许这一辈子的所有的计划都会随之而改变,包括事业、生活都有可能毁于一旦,自己悔恨一生。有很多久治不愈的强迫症患者还产生自杀倾向,遗憾终生。

专家认为,患有强迫症的人通常为人谨慎、墨守成规,缺乏通融和幽默感,太过理性,内心常常有明显的冲突,徘徊于服从与反抗、控制或爆发两种极端。这种性格或许是让他们患有强迫症的成因。

强迫症患者常常对自己、对他人要求很高,结果总是批评别人不好,怀疑和否定自我,缺乏自信心,经常因此而无法接受自己强烈矛盾的内心冲动欲望而崩溃。

90多年前,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还没有建立,日本森田正马教授就凭自己的睿智,提出来神经质症的概念,强迫观念即三种神经质症的一种。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是强迫观念,它又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森田教授是这样看强迫观念的,他认为,强迫观念绝非思想的异物,而是把平常生活中谁都会产生不悦的情绪,误认为病态或者异常,这是一种试图将恐怖、担心等心理消除掉而拼命挣扎所引起的一种痛苦。他还总结出强迫观念产生的两个条件:第一,是不尊重事实本身,把心境或者情绪当做种种问题的所谓情绪中心注意。第二,受某种机会影响而造成恐怖的驱动,为了试图取消不愉快的感觉而痛苦折腾。

各种各样的强迫观念,根本原因是相同的。数字强迫计算强迫、写字强迫或是物体旋转等,都是因为惧怕它,把它当成累赘,企图消除它,结果却变得越来越痛苦,越来越深地固着于此。若把这些现象看做是理所当然,或者认定不得已的事情,那么这些感觉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掉。如果刻意追求,世上的任何快乐都会变得乏味,而苦中作乐,则人生中任何苦难也不觉得苦了。从这点上来说,强迫观念实际上是想象的产物。

 哪些人容易有强迫症?

在现实生活中,强迫倾向应该说人皆有之。人本身有一个自然的现象是:那些古怪的、可怕的、肮脏的念头和那些美好的、高尚的、愉悦的念头一样,是必然会不定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杂念,而杂念和情绪一样,它也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失的规律。倘若你接受它存在,并知道它是毫无意义的杂念,不理会它,那么它将不会影响你,很快就消失了。反之,你认为它不该出现,去过度注意它,和它辩论,排斥它等,那么你就会被它束缚。

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课的时候,他的头脑里突然出现一个杂念——我要把老师杀了。这个念头一出现让他感到害怕,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不对的,杀人要偿命的,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他觉得自己太可怕了,所以不停地自责和想为什么自己会出现这样的念头,从而对这一念头形成了强迫。究其原因,这个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的老师平时对学习要求非常严格,以至于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念头的出现其实就是这个学生的潜意识对压力的一种发泄。在这里,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其潜意识的过程,同时也让他明白杂念是必然会出现的道理,是正常的,那么他就不会那么在意这个杂念,从而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压力,避免强迫观念的形成。

既然每个人都有强迫倾向,那么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能痛并快乐地生活着,只有极少数人会演变成强迫症呢?这是因为,后者过分追求完美和执著的性格让他们不知不觉地陷入强迫症当中。他们对品行、道德和责任等持有僵化的、过高的标准,他们对脑子里有时闪现的某些难言的恶念、邪念,或者是离奇古怪、荒诞无稽的想法不能接受,从而为此感到焦虑和内疚,而焦虑使得他们难以忽视这些念头。他们可能还会认为某些想法的出现意味着会发疯。因此,他们会拼命去压制这些想法,而压制不必要的想法反而导致其随后的思维更加关注这些想法,但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从认知角度来分析强迫症患者的认知特征发现,强迫症患者的许多认知特征在程度上超过正常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过高估计风险,二是责任心过强,三是对不相关的干扰的想法的控制性心理,四是过分崇尚思想,五是无忍受模棱两可的态度,六是完美主义。

综上所述,强迫症患者所痛苦的症状其本质只不过是人类正常心理或生理现象而已,只不过是他们过多在心理上的关注与情绪上的投入,才让这种正常变成异常,这和真理向前一步就变成谬论这一说法是多么的相似。

 心动不如行动,把强迫扫地出门

目前,对于治疗强迫症,世界上流行着多种疗法,如精神分析、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等。不管哪种疗法,只要对患者有帮助,其道理都是一样的,所谓殊途同归。森田疗法只是目前中国所有心理疗法中适用性较强的一种,有其精髓之处,同样也有其瓶颈。

森田正马在其著作中指出,强迫观念虽然是想象中的产物,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想象中的东西常常比事实更可怕。恰如在睡梦中被强盗追赶一样,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痛苦,梦醒了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但强迫症患者并不这样认为,他们可能在醒来后还是会慌不择路地抱头鼠窜。他们为了摆脱苦恼,用种种人为的措施去对付本不存在的痛苦,把本不存在的痛苦当成痛苦,那会比痛苦更可怕。原因是尽管无止境地重复错误,实际上是自己没有发现错误之处。那么,如何有步骤有计划地驱除强迫的这个心魔呢?森田疗法的治疗思路,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觉察症状,理解症状和接纳症状;第二是深刻理解领悟发病的机制;第三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简单地讲就是带着症状去生活,体验症状自然地减轻,反复练习,形成新的思绪和行为习惯。

虽然每一个强迫症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除了分别对症治疗外,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所当为,行动永远是最重要,无论是多么伟大的思想或计划,没有行动的支持,那只是空想,正好可以套用一句流行语:心动不如行动。

对于那些已经陷入症状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始终都还没有走出症状,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仍旧是在心动中。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心里,想把症状想得清清楚楚。而实际上,如果症状是可以想得一清二楚的,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根本不会有强迫症了。实际上,即使是你把森田的理论在心中理解得如何深刻和生动,也是没有用的,因为森田的真谛是实践,而不是在心中理解。你只有行动了,那么你就顺其自然和为所当为了,也才会在实践中体会到森田的真谛。

在行动这一点上,也不能盲目进行。行动必须有计划、有目标,还有建设性,在坚持做的同时自己还应不断总结自己在行动中的体会,体验到成长,体验到快乐。因为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没有快乐或是收获的事情是很难长期坚持的。

痛苦来源于思想,成功来源于行动,幸福来源于成功的自信。当我们先从一点点小事做起,获得了一点点小小的快乐,那快乐就是真真切切的,不要再怀疑。请记住:只要你在为所当为地行动,生活就会顺其自然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