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火眼金睛”—— 我院在苏中地区率先开展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技术 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火眼金睛”—— 我院在苏中地区率先开展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技术

发布时间:2011-09-08 00:00:0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我院心内科何胜虎主任的带领下成功为多位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该检查被喻为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的火眼金睛

患者张某,女,75岁,因反复不典型胸痛6月,加重1周入院,冠脉造影检查示右冠状动脉中段70%狭窄,回旋支中段50 %狭窄。按以往的经验右冠状动脉就应行支架植入术,但IVUS检查结果显示该病变斑块负荷为52%最窄管腔面积达4.47mm2不需支架植入,仅需药物治疗减缓病变进一步发展。

患者王某,男,65岁,因反复胸痛1年,加重2周入院,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中段60-70%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90%狭窄,于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处植入药物支架一枚,但前降支中段为临界病变,是否要植入支架?IVUS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前降支中段病变处斑块负荷为51%,最窄管腔面积达4.5mm2,故无需行支架植入,仅需药物治疗即可,为患者节省了费用。

患者陈某,58岁,因反复心前区疼痛三月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及回旋支正常,右冠状动脉近段70-80%狭窄,但血管直径达4.5mm(一般情况为2.5-4.0mm),故需置入大直径血管支架,但大直径的支架植入后容易出现支架贴壁不良,可导致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等不良事件。术中通过IVUS检查发现支架近段确实存在贴壁不良,故选用高压球囊反复后扩张,保证了支架贴壁良好、扩张更充分,最大限度减少支架再狭窄,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上述病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已成功掌握并常规开展该项技术。据了解,冠脉造影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在评价管壁形态、壁厚、管腔特征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IVUS技术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直径只有1.1毫米),术中沿冠脉导丝置入带有微型超声探头的导管至血管病变远端,通过成像系统即可清楚、直观地显示该血管病变情况。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可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病变,特别适用于观察分叉处或因血管重叠致血管造影图像模糊的病变。

同时,IVUS对斑块类型的识别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充分了解斑块的成分,发现斑块内脂质成分的多少及其钙化情况,评价斑块的进展和消退。还可准确评价介入手术,指导球囊、支架的选择,观察支架是否完全覆盖粥样病变以及贴壁效果,指导在支架内用高压球囊进一步扩张狭窄部位,明显降低急性、亚急性血栓和再狭窄发生率。
    
据了解,近几年来,我院心内科相继引进大型DSA、冠脉内血栓抽吸及冠脉血管内超声等先进技术设备,目的在于:冠脉内精细化操作,使冠心病诊断更加准确,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更科学、更有效、更安全,最大限度的造福于广大冠心病患者。

 链接:该设备系目前国际上最新一代全数字化血管内超声诊断仪,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冠脉介入手术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评价和指导。与传统冠脉造影相比较,冠脉血管内超声可以在横断面上对冠脉管腔及血管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清楚地展现斑块的分布和病变的范围,以及冠脉造影难以发现或辨别的影像;对临界病变,钙化病变,模糊病变及左主干,血管分叉处等特殊部位的病变,血管内超声能提供更详尽的信息,使诊断更加准确可靠,介入治疗的策略更安全合理,过程更优化。血管内超声提供的独特的影像信息,进一步加深了心脏介入医生对冠脉解剖及病理、生理的认识,使其成为挑战复杂病变时的利器。
    冠脉内血管超声技术,是当前国际最新的心脏病变检查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大的医疗机构能常规开展该项技术。作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苏中地区最大的心脏介入中心之一,该设备的引进和检查技术的熟练掌握,丰富了我院冠心病的诊治手段,使我院冠脉介入技术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相关专家

姓  名:何胜虎 主任医师

专  长:

疑难复杂心血管病的诊治,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瓣膜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心脏起搏器置入术、高血压、心力衰竭、…

出诊: 星期二 上午 星期三 上午

简  介: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主任兼培训导师,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心脏康复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苏北医院医疗总监或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血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