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学常识

什么是川崎病 什么是川崎病

浏览次数:
字号:
+-14

1.什么是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 MCLS)。

1967年日本川崎氏首先报告,其病因不明,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血管炎,幼儿多发。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或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部分患儿冠状动脉可发生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塞。

2.川崎病是怎么引起的?

本病病因未明、但发病呈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等,推测与感染有关,但尚未证实。本病急性期存在明显免疫调节异常.可能在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3.川崎病的病理改变是什么?

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病程早期为全身微血管炎,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尤其是冠状动脉多易受累。部分病例在急性期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急性期后动脉瘤可以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的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内膜异常增厚、钙化、血浆成分浸润、肉芽增生,继而机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在急性期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除心血管系统外,全身器官,如消化、神经系统、肾、关节及皮肤等部位的血管亦可受损。

4.多大的孩子容易得川崎病呢?

本病可见于2个月至8岁小儿。其中5岁以内患者占大多数(80%)。

5.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发热:多为突然发热,热程约为 l-2周。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一般体温38℃一40℃。

2)皮肤和粘膜表现:1)四肢末端变化在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2)皮疹 发病后2-3日,出现皮疹,疹型不一,可呈弥漫性红斑、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面部及躯干较四肢为重,不见疱疹或结痂,在接种卡介苗的疤痕处,特别易发红斑。3)粘膜表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分泌物,球结膜充血多为一过性;唇部潮红、干燥、皱裂并有血痂形成;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口腔、咽部粘膜呈弥漫性充血。

3)淋巴结肿大:颈部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不化脓。

6.川崎病还会有其他系统表现吗?

(1)心血管系统:听诊可闻心脏杂音、奔马律、心音低钝;心电图可见 P-R或Q-T间期延长、异常 Q波、低电压、ST-T改变,心律失常;胸部 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和冠状动脉瘤等。

(2)消化系统:腹泻、呕吐、腹痛、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阻。轻度黄疸,血清转氨酶增高。

(3)血液: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血小板增多、血沉增快、C一反应蛋白阳性。低白蛋白血症,α2球蛋白增加。

(4)尿改变:蛋白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

(5)呼吸系统:咳嗽、流涕,肺部异常阴影。

(6)关节:疼痛、肿胀。

(7)神经系统:烦躁,惊厥,意识障碍,无菌性脑膜炎等。

7.川崎病如何诊断呢?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发热持续5天以上

2)符合下列5项中的4项

1)四肢末端变化: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2)皮疹:多形性红斑,躯干部多。不发生水疱及痂皮。

 3)双眼球结膜一过性充血。

 4)口腔粘膜:口唇潮红,杨梅舌,口、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5)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5cm。

3)疾病不能被其他已知疾病所解释

8.川崎病会有哪些并发症呢?

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可有心脏炎、冠状动脉炎(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导致心肌梗塞。目前川崎病心血管并发症占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中的第一位。

9.川崎病并发心肌炎有什么特点呢?

多发生在病程1-2周内,发生率>50%;临床以轻症或亚临床表现为主,多数无症状,诊断较困难,注意心脏体征及心电图异常;急性期血清cTnI、cTnT、CK-Mbmass升高

10.川崎病可并发心包积液(心包炎)吗?

可以。多发生在病程1-2周内,发生率为25%;多为急性期一过性心包积液,临床多无症状,少数病例可有大量心包积液;未见慢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报道

11.川崎病发生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冠状动脉瘤的最大径>8mm以上;冠状动脉瘤形态为囊状、念珠状、香肠状;急性期发热持续21天以上;急性期使用皮质激素;发病年龄为2岁以上。

12.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的表现?如何诊断?

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约占1%-2%。多于病程1年内(尤其病程3-4周内)发生。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①多在休息、安静或睡眠中突然发生;②多表现为休克,心力衰竭,烦躁及腹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主诉胸痛者少(可能与年龄有关);③无症状者占较大比例(占73/195),此为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的特征;④心肌梗塞的预后与再梗塞次数及冠状动脉阻塞部位有关。心肌梗塞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 Q波),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

13.本病预后如何?

预后良好,大多数经过治疗可获得治愈。复发率1~3%,病死率约0.5%-2%。死亡原因多为心肌梗塞或心衰。

14.川崎病如何治疗?

主要是对症与支持疗法,包括减轻血管炎症和对抗血小板凝集。

1)急性期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全身血管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及血栓性阻塞。

1)阿司匹林:为治疗本病首选药物,它具有抗炎、抗血小板作用。急性期口服剂量为30-100mg/kg.d,热退后3~5天改为3-5mg/kg.d,每日1次,持续用药达2个月,全视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决定。

2)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 目前多主张早期(发病7天内)静脉注射。

IVIG疗法的效果 阿司匹林联用IVIG组与单用阿司匹林组比较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从20~25%降为2~4%;已形成冠状动脉瘤者,联用IVIG组,动脉瘤退缩较单用阿司匹林组早。

IVIG疗法的适应证 美国心脏协会(AHA)川崎病委员会提出,川崎病患儿全部均应使用IVIG疗法。日本川崎病研究组IVIG疗法适应证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多采用原田计分法:(l)血白细胞数>12×109/L;(2)血小板数<350×109/L ;(3)CRP强阳性(40mg/L);(4)红细跑压积<0.35;(5)血浆白蛋白<35g/L;(6)年龄≦12个月;(7)性别,男性。以上计分法在发病7天内计分,每项为 1分,计分为4分以上为IVIG疗法的适应证。

IVIG的使用方法:一般用量500mg/kg.d,连续注射4日;或每日1g/kg,连续注射2日;或每日IVIG单次剂量为2g/kg。

IVIG疗法的副作用 为防止过敏性休克或发热、皮疹等过敏样症状发生,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应缓慢静注。

3)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可能与动脉瘤形成有关,并可促进凝血,原则上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如并发严重心肌炎,大量心包积液或迅速积聚而发生心脏压塞)应同时用阿司匹林。

2)急性期后治疗

冠状动脉有扩大性病变者多为轻度(内径<3-4mm)扩张,发病30—60日多可恢复正常;仍残留病变者,易形成血栓,故宜以抗血栓为主。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与剂量有关。小剂量可特异性地抑制血小板内环氧化酶而减少血栓素A2的产生,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阿司匹林口服剂量为5-10mg/kg.d,每日1次。最近有人推荐口服剂量为2-5mg/kg, 每日 1次。亦有良好疗效。冠状动脉瘤较大者应并用其他抗血栓药物。

2)双嘧达莫(潘生丁):可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因血小板聚集受 cAMP的调节)。通常用量为5-6mg/kg.d,分2—3次服。因抗血小扳作用较弱,目前不主张单独使用。

3)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经皮穿刺冠状动助内成形术( PTCA)

PTCA即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现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PTCA治疗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狭窄的经验十分有限。根据日本资料,成功率55%,较成人缺血性心脏病(成功率90%左右)为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以内膜肥厚为主(与成人动脉病变为粥样硬化斑块不同),且钙化发生率较高。故仅靠球囊扩张成功率不高。近年来一些新的机械方法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如激光血管成形术、斑块旋切术(atherectomy)、斑块旋磨术(rotablator)及血管支架(Stent)等亦应用于临床。

4)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

应根据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负荷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放射核素心肌显像、心室造影等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确定缺血心肌的部位和存活心肌,后者以正电子发射心肌断层显像(PET)为较有效的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适应证: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l)左冠状动脉主干高度阻塞,(2)多支(2—3)高度阻塞,(3)左前降支高位高度阻塞.(4)侧支循环呈危险状态:或发生再梗塞者.应考虑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