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开的“窗口期”
最近有一则热传的新闻:福建女童毛毛2010年5月做心脏病手术时输血,9月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其最终结论是:毛毛因输注了“窗口期”的血而感染的可能性极大。
什么是“窗口期”? “窗口期”能避开吗?
窗口期”是医学词语。当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抗体需要一定时间,这一段时间血液中测不出病毒抗体,因而便将从病毒感染到抗体转阳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此期间会传染病毒,比如艾滋病的“窗口期”为2周—3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其实不只有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很多疾病都有“窗口期”。“窗口期”是世界性难题,目前的检测手段还不能解决。
输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但鉴于“窗口期”的潜在风险,医院对“窗口期”非常重视,一方面从管理上入手,加强血制品规范化管理,包括严格掌握血制品的应用指征,避免血制品滥用现象,对无偿献血人群传染病筛查;另一方面从技术项目上入手,改进检测方法,进一步扩大输血来源的选择,比如采用自体回输技术,只要不是急诊,病人可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术前提前为自己“贮血”,即把自己的血液贮存或者收集起来,留在手术时再输入体内。总之,进一步降低输血风险是努力的方向。
临床输血科 薛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