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好青年
【人物·好青年】万花丛中的那抹“绿色”——内镜诊治中心护士孙建萍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因为协助医生做胃肠镜的缘故,孙建萍没能及时回复我的信息,见到我后他接连跟我打招呼。他,内镜中心唯一的男护士,31岁,有个两岁的宝宝,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孙建萍的自我介绍简洁得彻底,谦虚、礼貌,这是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内镜技术的“一把好手”
孙建萍于2011年从徐医大毕业来到苏北医院工作,能够作为新进人员直接进入到内镜中心,实属机缘巧合。当时内镜中心正要整体搬迁至新楼,急需扩充护理队伍,时任内镜中心主任的朱海杭主任心急如焚,面试时听完孙建萍的自我介绍,当即“拍案而起”,向院长要了这个谦逊踏实的男孩子。孙建萍就这样在内镜中心这个完全陌生的专业和领域开启了自己的职场之路。起初他对这份工作很不适应,因为他每天都在接触病人的胃液、胆汁、胰液、小便、粪水这些体液,在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工作环境当中每天都忙得陀螺转,他觉得很枯燥很乏味。但当他慢慢接触到内镜下的各种微创手术(EMR、ESD、ERCP、EUS-FNA等等)之后,发现消化内镜领域“镜”无止境,别有洞天,一根小小的内镜也能翻出如此多的“花”,这彻底改变了他当初的想法,他觉得他应该花大力气钻研内镜护理技术。在陈娣、鲁邦巧等内镜前辈的一路指导下,孙建萍迅速转变角色,自我加压,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去学习内镜护理技术。
他手勤、嘴勤,吃苦耐劳,不断思考总结,付出很快得到了回报,很短的时间他就迅速融入环境,成为内镜中心的技术骨干。这些年在内镜中心不断的摸爬滚打,他已经成了娴熟老练的内镜护士,熟悉器材,操作沉稳,预见性好,是医生最放心最愿意搭档的护士。
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内镜专家,每个月周教授都会到内镜中心开展多台疑难复杂的手术,有些甚至是全国全球首例的手术,教授在术中大开大合,思维跳跃,不走寻常路,对跟台护士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而跟台护士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孙建萍以精湛的配合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多次硬仗中赢得了教授的高度认可。
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孙建萍工作的时候很认真,甚至是“较真”。2017年,内镜诊治中心护士长为了让患者更直观高效地了解胃肠镜检查流程,准备自行拍摄两部科普宣教短片。当时的孙建萍对拍摄视频这项技术活还是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仅凭着一腔热情,他主动请缨,挑大梁完成这项任务。但没有剧本、没有演员、不懂拍摄技巧,甚至连拍摄的设备都没有,这些都成了拦在他面前实实在在的难题。天资不够,勤勉来凑。他立即跟朋友借来了单反,向朋友请教单反的使用技巧;紧锣密鼓的跟护士长商量剧本,一字一句斟酌,既要保证专业,又要保证通俗易懂;再到后期的剪辑,他都是硬着头皮一点点在网络上学习,一帧一帧看,一段一段改,反复剪辑反复回放,直到满意为止,常常废寝忘食,奋战到深夜;为了达到更好的配音效果,他甚至请来了自己学声乐表演的弟弟为视频录了一首肠道准备版的《大王叫我来巡山》,嚷嚷上口的歌词,专业的演唱,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当两个科普短片在科室候诊区循环播放的时候,立即得到了患者的热烈反响,为患者胃镜检查配合及肠镜肠道准备宣教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普通胃镜检查流程》科普短片荣获2019年“江苏省护理学会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科普视频现场评比二等奖”。另外2017年他参与拍摄的《扣新标 强落实 重协调 实现全院软式内镜一体化管理》的视频获得全国医疗相关标准执行竞技赛优秀提名案例。
从刚开始做视频时的假模假样到现在的有板有眼,别人看到的是他付出的些许努力,看不到的是努力背后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无处不在的“内镜暖男”
孙建萍是超级“暖男”,内镜中心有口皆碑。内镜中心每周都有近30台的ERCP手术,手术需要长时间的接受X射线照射,因此每次上台护士都需要穿着30斤重的铅衣站在医生身旁配合手术,一站就是一下午。厚重严实的铅衣将护士姐妹瘦削的身材包裹得臃肿魁梧,头顶铅帽、颈挂铅围脖、身穿铅衣的她们仿佛太空中的宇航员。每次轮到孙建萍参加ERCP手术,他都会习惯性地多做几台手术,每次手术结束时,他都汗流浃背、浑身湿透,他觉得这样的体力活对于护士姐姐来说太辛苦,而作为护理队伍中唯一的汉子,这时候不发光发热更待何时;节假日,他曾经多次一个人把春节等长假的急诊班承包了,在万家团圆的时候,一趟趟往医院赶,取鱼刺拿枣核……;随着科室新人越来越多,他主动带教,有问必答,授之以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比皆是。
多面发展的“全能人才”
孙建萍高中成绩优异,高考发挥不佳误打误撞进入了护理岗位,他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反而干一行爱一行,在岗位上多方面的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他一直担任着科室通讯员一职,负责科室的联络工作以及新闻的编写,这份在别人看来很伤脑筋的工作他却干得有声有色,他写的《千奇百怪的消化道异物》、《收获“吉祥三宝”》曾被《健康报》、《现代护理报》、《扬州晚报》等媒体采用;《牙刷风波》曾被《扬子晚报》采用,出色的文字功底、敏锐的新闻嗅觉让他多次获得医院“优秀通讯员”的殊荣。
在工作中他擅于发现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获得了“多功能手术标本固定装置 ”、“消化内镜多功能移动治疗车”、“一种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固定装置”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发表了 “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镜维修率中的应用”、“联合碎石法在胃巨大结石内镜下取石中的护理体会”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与此同时,不甘落后的他正在报考扬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在职研究生,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如果我是万花丛中那抹‘绿色’,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抹亮眼的绿。”孙建萍笑呵呵的说道。
温馨家庭的“顶梁柱”
孙建萍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护士,在生活中更是“好好先生”和“绝世奶爸”。孙建萍的夫人原本是苏北医院的护士,2017年女儿的出生使得照顾孩子成了孙建萍和妻子的一大难题,双方家庭都有特殊情况无法来照顾孩子,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孙建萍的夫人艰难地辞去了苏北医院的工作,夫妻二人共同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重任。为了给女儿一份特殊的周岁生日礼物,孙建萍花了很长时间精心制作了一个短片,几分钟的光影记录下了女儿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下了他对女儿的拳拳父爱,感人至深。周末休息在家的他还喜欢在厨房为妻子和女儿捣鼓点好吃的。就这样,有担当、顾家的他默默地为这个平凡的小家庭筑起了一座爱的避风港。家总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聊到家庭,孙建萍一扫倦意,整个人都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采访匆匆结束,因为临时急诊手术要加台,孙建萍又匆忙地上了检查台。看着一片繁忙景象的内镜诊治中心,正是由于有一批像孙建萍这样扎根基层,全力以赴、全情投入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螺丝钉”们,让所有走入内镜中心的人们共同亲历和见证他们所在的专业和行业发生着的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