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显微镜下“穿针引线” 3小时解决困扰患者半年的淋巴水肿他们在显微镜下“穿针引线” 3小时解决困扰患者半年的淋巴水肿
半年前,肖女士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的症状,被诊断为下肢淋巴水肿,为此她辗转多家医院求医,使用了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不佳。饱受疾病折磨的她近日经人介绍,来到我院血管外科就诊。
刚住院时,肖女士的患侧下肢比另一侧粗12公分多,出院时,双侧小腿已无明显差别,她又惊又喜,对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妙技术连连叹服。
这神奇的变化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比头发丝还细的淋巴管
他们巧手“穿针引线”
入院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她采用常规空气波压力治疗,症状虽略有缓解,但肿胀仍很明显。考虑患者下肢肿胀严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血管外科经过详细讨论评估后,认为可尝试采用淋巴管静脉吻合来改善症状。
但淋巴管极其细微,且无色透明,肉眼下很难发现其踪迹,更不用说将其吻合到管径相差十几倍的血管上了,目前国内能开展该技术项目者仅寥寥几家医院。
我院血管外科张喜成主任、孙元博士具有丰富的显微血管吻合的手术经验,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在麻醉科陈弘主任的密切配合下,他们在手术显微镜下先分离出2-3毫米的静脉分支,再仔细寻找出比发丝还细得多的淋巴管,用肉眼看不到的无损伤血管缝线,将淋巴管与小静脉行吻合。
经过3个多小时的精心手术,一共吻合了20多根淋巴管。术后第一天,患者肖女士就感觉左下肢肿胀明显好转,胀痛感消失;术后第三天,经测量,小腿周径较术前缩小达10公分;术后一周出院时,肖女士双侧小腿已无明显差别。这样神奇的变化,让她欣喜不已!半年来的肿胀、疼痛,一扫而光!
敲黑板:
你对“肢体淋巴水肿”了解多少?
据血管外科孙元博士介绍,肢体淋巴水肿在我国发生率高,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为淋巴管发育障碍,后天性常因手术、放疗或化疗导致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这样导致下肢的体液集聚在皮下软组织内,后期还可以继发纤维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整条肢体变粗,俗称“象皮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障碍。
后天性淋巴水肿常见于乳腺癌、盆腔或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肢体淋巴水肿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所以临床医师对淋巴水肿的治疗愈加重视。过去的治疗以手法按摩、气压治疗等为主,但对重度水肿患者疗效有限。
治疗淋巴水肿 ?
有一套!
手术治疗在国内开展少,主要手术方式包括:(1)减容手术:包括病变组织切除术、抽吸减容术等,主要适合皮肤硬化增厚的患者;(2)淋巴回流重建手术:包括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静脉淋巴结吻合术、淋巴管移植等。其中,后者国外报道较多,不仅可减轻肿胀症状,还能改善皮肤的病理学变化,包括缓解纤维化、表皮增厚等表现,但需要显微吻合技术,难度较大。
孙博士介绍,肢体淋巴水肿的手术治疗并非适合每个患者,该手术创伤并不大,仅需在肢体的近端作4-5cm长切口,手术操作均局限在皮下脂肪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后还需要配合其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由我院血管外科独立完成的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治疗下肢淋巴水肿的手术,不仅解决了困扰肖女士许久的病症,更是开启了我院外科手术治疗淋巴水肿的先河,成为国内能够开展该项技术为数不多的单位之一。
此外,我院已在省内较早开设淋巴水肿的护理门诊,并成功救治多位患者,建议淋巴水肿的病人来医院就诊,待专业人员检查后提供适合每个病人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