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炳兰:静下心捕捉病魔踪迹
编者按
为进一步塑造人文品牌,讲好人物故事,近年来,我院推出的“大牛”“后浪”系列人文专题,受到了广大网友及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去年,一篇“后浪”的文章《郭佳—一位肛肠科女医生的日常》被《健康报》刊载后;近日,一篇“大牛”的文章《夏炳兰:静下心捕捉病魔踪迹》再被转载。全文刊载如下:
专注是准则
“不疼吧?你看,几乎没有出血……起身的时候慢一点……”
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里,伴随着机器操作和手指轻点键盘的嘀嗒声,夏炳兰正在为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介入治疗。身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她的每次治疗和操作都似 这样“心如止水”般地专注。只有在患者进出治疗室间隙,她才有机会短暂停歇。治疗时,她手中的仪器在患者身体的疑似病灶部位“游走”。她的双眼紧盯仪器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呈像,捕捉病魔的踪迹……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和生命对话。
1994 年 4 月,原本从事临床工作的夏炳兰进入苏北人民医院超声科。当时医院条件十分有限,只能开展一些腹腔脏器等浅表器官的超声检查。作为一名有工作经验的一线临床医生,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去辅助科室,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得不偿失”。可夏炳兰却二话没说,在超声科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她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超声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还为自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专注”二字一直是她做人、做事的准则。她总是对学生和后辈讲,对于一名超声科医生而言,如果不能及时为临床提供精准的超声诊断报告,就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甚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要想掌握好这门技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夏炳兰介绍,曾经有一位患者来到苏北人民医院寻求手术治疗。此前,多家医院均诊断其患甲状腺肿瘤。但结合患者在本院的两次超声检查报告,她判定这名患者只是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伴多发结节,可以保守治疗。一旦手术,则可能会带来一些后续问题,比如激素紊乱等。然而,经沟通,患者仍执意做切除手术。手术后,相关检查印证了她的结论。这件事,让她抱憾良久。
精致是标签
和学生及新进员工见面时,《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超声医生》是夏炳兰必讲的公开课。在她看来,仅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这些基本的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带教上,她十分严厉。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培养出比临床医生更具“火眼金睛”的超声科医生。而对规培轮转的医生,夏炳兰更是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隔周讨论病例。在这样的压力下,青年医生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要的不是操作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声医生。”夏炳兰在专业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在其温柔的外表下,藏着“敢拼敢闯”的干劲。
夏炳兰办公桌上有一张科室的排班表,上面清晰记载着包括自己在内的科室人员的排班情况。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日常的排班她都参加。
超声科每天上班早、下班迟,每年 2/3 以上的时间早上都有体检工作。但不论前一天结束工作时多晚,第二天清晨,夏炳兰都会准时坐到仪器前。一天下来,她平均要为 80 多位患者做检查,多的时候能到100多人。即便面对高强度的工作,B 超图像的准确和精致仍是她的一大“标签”。那些细致的勾勒与精美的构图,是她数十年不断作业,甚至不惜双手患上腱鞘炎锻炼出来的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夏炳兰常会遇到误以为自己得了“坏病”的患者在被“纠错”之后喜极而泣。那一刻,患者是幸福的,作为一名医者是值得的。夏炳兰始终坚信,运用新技术,为更多人解除病痛,是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血友病儿童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群体,运用超声新技术进行血友病关节诊疗,可以极大改善血友病儿童的身体状况和生存质量,让“玻璃孩子”跳跃、奔跑、受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
前不久,在医院举行的新春晚会上,夏炳兰作为血友病 MDT 团队中的一员,将古典与浪漫结合,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身穿旗袍,完成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走秀。与其他爱美的人一样,夏炳兰心中同样怀抱着“诗和远方”。她爱江南服饰之美,爱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可因为一份责任和信念,她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
“心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身为江南女子,夏炳兰有胸怀、有气度。每诊断一例疑难病例,每完成一台介入手术,每救治一名危重患者,她都会收获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低调的她,总是做得多、说得少。回顾2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有辛酸、有汗水,但更多的是对职业的坚守和对患者的爱。前行的日子,她会继续践行自己的诺言,淡泊于世、宁静于心。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