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之间的人生
月光皎洁如雪,飘落在每位午夜不归人身上。万家灯火已灭,苏北人民医院影像科检查室前仍然亮如白昼,热闹非凡,影像科技师忙碌的身影在机房间穿梭。
清晨六点,CT室外,大家井然有序地进行着CT体检。隔壁磁共振室,已有患者陆续前来就诊检查。中午十二点,CT、磁共振室外都有患者和家属在耐心等候,操作间室内,影像科技师顾不得午饭,加紧安排患者检查。隔壁报告室里,诊断医师还在“奋笔疾书”,大家加紧书写着当天的CT、MRI报告。
晚上十点,静悄悄的门诊和医技楼大厅,只有医学影像科的灯还亮着,因为此时还有前来接受检查的患者和家属们。主任们打开家里的电脑,远程书写着当天的影像报告。
这就是忙碌在“黑白之间”的影像人一天。
晚上11点的磁共振检查
“我们在上海要等2周才能做到磁共振。我一天都不愿等。”10月22日,来自扬州杨庙的胡先生从上海回到扬州。“现在磁共振太难等了。我们抱着一线希望来到苏北人民医院,却发现当天晚上就可以检查”。第二天上午,胡先生就拿到了诊断报告书和MRI片,“父亲离最终诊断和治疗更近了一步,少几天等待,有可能意味着多几天或者几个月的生存期”。没错,正是影像科每一位医师、技师和护士的坚守,让患者少一点等待,多出更多希望,患者少一点焦虑,自己多些疲劳。
这周天天早上6点就到医院
作为影像科的一名技师,王伟(化名)本周要天天早上6点准时上班,要到下午2点才能下班。家人没有抱怨,只有深情目光远送。“上CT班早上基本不敢喝水,只能吃些干的。少上次厕所就可以多检查两位患者。有时候午饭也就扒两口,门外那么多患者在等着。早一点上班,晚一点下班已经是生活习惯,不累的”。王伟满不在乎的说。
“医院好,技术高,患者多,排队是应该的。医生们真辛苦,你看那些深夜工作的还都是些年轻孩子”,63岁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李骏(化名)不由说到。
每天要审核200左右的报告
这几年影像科工作量年增长率约20%-30%,影像科影像检查每天大概2000人次,整个科室只有将近40个医生,技师也捉襟见肘。除了日常医疗工作,还要担负教学、科研任务。放射科报告是两级审核制度(高一级的医生需要将下级医生写完的报告再审核一遍),负责影像报告的放射科医生每天都要完成200份左右的影像报告。
终于做完最后一个患者了,时间已近午夜,当大家脱下白大褂,走出医院的时候,忍不住转身赞叹道:屹立在红墙之上的“苏北人民医院”这几个字实在是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