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 正文

医院新闻

媒体报道

交汇点:什么让重病卧床老奶奶能插着氧气管“健步如飞”?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交汇点讯 4月12日上午,住院治疗期间只能靠家属推轮椅走动的王奶奶,却在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部的走廊里大步行走起来。帮助她实现行走的是一套名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医用设备,自今年该设备投入该医院康复科使用以来,已经帮助多名无法独立行动的重病患者提前下床进行康复训练,也帮助他们极大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带来的肺部感染。

因为住院治疗身体虚弱,王奶奶目前下床活动需要家属推轮椅,无法独立行走,但当天在康复师的帮助下穿戴起外骨骼机器人后,王奶奶虽然仍需要戴着氧气管维持血氧,但在稍稍用力的情况下,就能够由机器人协助实现行走。对于行走的步频、步幅、姿态等,机器人会根据王奶奶主动用力情况做出综合计算,再通过自身的电力驱动系统形成辅助用力,帮助王奶奶行走起来“健步如飞”,而王奶奶却一点也不感到吃力。通过每次半小时左右的直立行走,王奶奶的双下肢肌肉得到锻炼,身体各部位的机能也适应了身体直立时的状态,为进一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打好了基础。

图片.png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康复医学设备,通过交互控制、拟人化步姿及高精度电机控制算法,帮助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全逸峰表示,重病人长期卧床肺部易发感染,不利于后期治疗和康复。为了减少这部分患者的卧床时间,尽早地介入康复手段辅助治疗、促进康复,他们医院在扬州地区首家引进了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重病人康复这一场景,协助重病人尽早实现下床行走训练。通过三个多月的实际应用观察,他们发现,对于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这类重病患者,外骨骼机器人应用效果很好,不仅极大减少了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还缩短了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的时间,患者康复要比传统康复更快速、更安全。

据了解,随着外骨骼机器人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医学临床的应用场景还有很多,它可以帮助截瘫、偏瘫等肢体活动障碍患者重新获得直立行走的能力,也能使用在野外等多种环境中,让肢体活动有障碍的人群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也“如履平地”。苏北人民医院正由康复科进行应用实验,未来将应用于更多场景,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通讯员 汤佳 高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晨

  编辑: 张韦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