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凡人微光——杜金龙:不被NICU定义的男护
白衣执甲 温柔坚定
从门口望去,N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进进出出,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可当动作落到手上时,却都轻柔细致。一个蓝色的身影结束了大夜班的工作回到更衣室,摘下隔离帽和口罩时,这才发现他是个面容清秀的少年。
问起学习护理学的缘由,杜金龙看着镜头认真地说了一句:“从小我就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杜金龙看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男生投身护理行业,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自己认同自己,其次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能带给别人什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将护理当成一种事业,靠自己的本事能创造出一定的社会价值,我认为这就足够了”,杜金龙说到这,挺了挺胸膛。NICU的工作更加繁琐精细,这里不仅要进行基础护理,还要每小时观察患者的瞳孔和意识状态,定时为患者翻身、照顾患者饮食。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使用。
“杜金龙这个小伙子做事干净利落,下午布置给他的任务,晚上睡觉前他就能交给我”护士长史甜说。杜金龙曾在其他科室轮转学习,在护士长的关心叮嘱下,杜金龙学习了好多新的知识。回来后,他协助科室在血液净化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他能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且完成的这么好,这让我非常感动”史甜笑着说。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凌晨三点,杜金龙的手机屏幕开始闪烁,一通来自医院的电话打破了夜色的宁静。放下手机,他提起早已收拾好的背包走出家门。
凌晨五点,杜金龙跟随我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启程出征。
上午八点,他坐在即将飞往武汉的机舱,犹豫着要不要给妈妈发个消息。世间安得双全法,他看着舷窗外,旭日初升,思绪万千。
当飞机起飞前最后一次提示音传来,他点下了发送键。“妈,我去武汉抗疫了,不用担心我,待疫情退去时,孩儿归家日!”
队伍里的杜金龙,是当批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那年他24岁。在我院吹响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集结号时,杜金龙第一时间报名参队。当武汉的形势愈发严峻,2月13日,三批援鄂医疗队浩浩荡荡地出发时,他带着信仰,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杜金龙看来,踏上援鄂的征程就像军人作战,军人是不可能后退的,“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在这个战场上,我们更不能退。我们身后是成千上万的家庭,我们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带着这样的信念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飞机刚一落地,杜金龙就投身到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在援鄂的整整36天里,他写下了自己的作战日记。
“到武汉的第二天,一早被窗外轰鸣的雷声吵醒,外面下着大雨。和晓光两人吃完早饭后便集合开会……”“来武汉的第五日,终于首次进舱,我此刻丝毫没有睡意……”“不知不觉,已是在武汉的第十一日,但今天,才真正感受到身为一名重症人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当时武汉疫情未明的情况下,杜金龙表现出了超越他年龄的勇敢与担当。”史甜护士长说到这里,不禁动容。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在科室的护理工作外,杜金龙作为外科第四团支部的书记,还经常组织青年团员们参加社区义诊活动、廉政教育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脑卒中宣讲等公益活动,为老年人普及什么是卒中抢救的“黄金6小时”以及如何预防脑卒中。此外,他还自愿参与了科室管理。
正如杜金龙所说,生活不耽误工作,工作之外才是生活。生活中,他经常接女朋友下班,手牵手逛超市,一边挑选蔬菜,一边商量着晚饭。他们很喜欢出去旅游,很享受旅途的愉悦,身边是壮阔的山河风景,眼中是独一无二的恋人。
他是白衣执甲奋不顾身的勇士,他是胸前带着鲜艳团徽的书记,他是神经外科严谨细致的护士,他是阳光下肆意奔跑的少年。年轻人不被定义,他们永远灿烂,永远热泪盈眶。
写在篇尾
这里是凡人微光栏目,谢谢您耐心读完这篇文章。如果文章中主角的故事或活的态度让您有所触动,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如果您身边也有这样温暖的人,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微信请加1805106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