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交汇点:扬州57岁白血病患者“家门口”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获成功
交汇点讯 今年年初,扬州57岁的老周,感觉头疼、脖子疼,发烧又咳嗽,本以为是普通感冒,结果到医院一查竟是白血病,而且白细胞高达9万,医生确诊其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9月17日上午,记者在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了解到,老周于7月31日住进移植病房开始治疗,10天后,造血功能重建,如今恢复良好,准备出院。
在苏北医院检查后,医生判断老周是高危患者。“在家属的配合下,病人进行了一个疗程化疗,效果非常好,达到了完全缓解,经检查,血常规、骨髓都恢复正常,没出现较大的并发症,跟正常人看上去无异。后来又做了两个疗程,一直都是缓解期。”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孙梅说,这位病人存在高危风险,如果不做后续更强的治疗,就可能存在复发的高风险,一旦复发,治疗效果极差,所以我们建议他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供体,能不能和家里亲戚兄弟姐妹做做配型,是不是能有机会做移植。。
幸运的是,老周和他的弟弟配型成功,可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这个时候,家属又再考虑,去哪里做移植手术?此时,苏北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师团队给病人家属吃下了“定心丸”。“患者要接受的是同胞全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移植里面并不属于难度最高的。”孙梅介绍,针对这位病人,科室专门成立MDT工作团队,制定移植计划,为打消病人的顾虑,还邀请苏州的移植专家吴德沛教授,专门指导治疗方案。
7月31日,老周住进移植病房开始治疗,首先经历一个超大剂量的化疗,尽可能清空病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减轻肿瘤负荷,降低复发风险,但超大剂量的化疗,也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严重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的功能损害等。这对于一个57岁的病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过,经过血液科医师团队多方位的治疗与护理,保护病人的脏器功能、维持水电平衡,病人得以顺利度过难关。
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由于是同胞,只需要采集供体的外周血干细胞,对于供体来讲可能会有轻度不适感,比如浑身关节酸痛,但几乎是没有风险的。该患者的弟弟打了4天针后,在第5天就可以采集。孙梅介绍,由于患者弟弟是相对比较年轻的男同志,在采集了一次后就达到了供髓的数量要求,输入过程也比较顺利。一般造血干细胞在输入两个礼拜之后生长,但这位病人生长得比较快,在回输以后的第10天到11天,就重建了造血功能,表示患者弟弟的干细胞完全植入到了他的体内。
“虽然移植手术很顺利,目前患者也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但出院不意味着治疗就结束了,在这之后病人还将面临挑战。”孙梅告诉记者,在进行移植手术之后,会面临排异反应,严重的排异反应会危及生命。其次,造血功能重建之后,病人的免疫功能还比较低下,随时可能面临病毒等等感染,导致前功尽弃。因此,虽然出院了,做好防护仍然至关重要。
“到现在,一些人一听说白血病就想要放弃,不至于,理论上讲,现在急性白血病应该是一个可治愈疾病,虽然没那么简单,但通过科学的治疗,还是有可能达到治愈的。”孙梅说,目前在扬州就能做细胞移植,既方便家人在身边照顾,也方便医疗报销,再加上精益求精的医疗团队,会给扬州及周边患者带来福音。
通讯员 苏萱
交汇点记者 张晨 见习记者 李鑫津
编辑: 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