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 第126期

脑卒中中心急性重症脑梗死救治又上新台阶

02-03.jpg

逢年过节本应该是休息的时间,然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却歇不下来。节日期间的一天下午,一位疑似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从下一级医院转入。脑卒中中心李晓波主任和相关医师急忙赶到医院,在与家属沟通病情后,迅速给病人检查诊治。而当天上午,刚刚对另一位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此刻,看到他不但神志清楚,而且手脚都能恢复肌力,觉得特别高兴。从医院出来时,已经是万家灯火,虽然外面寒气袭人,但是心里却是暖洋洋的。

最近这20多天,脑卒中中心先后完成了9例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4例,动脉溶栓5例,其中有7例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在以往,这类患者的死亡率极高,很少有幸存。这是继脑卒中中心成功开展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之后,我院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方面的又一大突破。

研究显示,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仅为13%-18%,血管内治疗的再通率要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治疗。脑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是指在脑卒中急性期,通过DSA技术,发现并确定颅内血管病变情况及血栓部位,并在介入引导下直接取出血栓或药物溶解血栓的治疗方法。前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间窗为6-8小时;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间窗可长达12小时以上。相比静脉溶栓时间窗3个小时,血管内治疗更适用于颅内大血管病变以及距离发病时间更长的患者。

而在不久前,一位反复头晕并逐渐昏迷的患者由社区医院转入我院,脑科中心徐俊主任和管床医生徐耀判断,这可能是一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患者,于是迅速帮助患者完成了磁共振检查并联系介入科给予DSA检查。由神经内科徐俊主任、李晓波主任,神经外科甄勇主任、介入科吕朋华主任等多科联合参与讨论。当导丝导管通过患者的基底动脉,成功取出血栓,奇迹发生了,原本昏迷、鼾声呼吸、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逐渐苏醒过来,在手术台上就能与医生对话了。

但是很快,血栓继续生长,血管再次闭塞,再次取栓……最终血栓大多被取出,基底动脉再通。手术从晚上6点一直进行到深夜11点多,前后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当吕朋华主任从手术室走出来的时候,双脚几乎是浸在汗水之中。但是看到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术后患者被转入ICU,在郑瑞强主任团队的悉心监护下,仅一天就病情稳定,转回脑卒中中心。两周后,当患者出院前复查CTA时,大家欣喜的发现,不仅基底动脉再通良好,原本闭塞的一侧椎动脉也再通了,患者目前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

这样的奇迹,在这最近20天内反复发生,带给患者、家属以及医生们无限惊喜,大家都深深感受到开展这项新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新技术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医护人员辛勤的汗水:李晓波主任、吕朋华主任,24小时手机开机,随时准备急诊手术;甄勇主任即使在下夜班的晚上,也赶来医院为患者开展急诊手术;介入科的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日以继夜的工作;影像科的绿色通道随时为急诊脑梗死患者打开,叶靖主任经常加班为患者做头部CTA检查甚至多模式磁共振现场读片;503病区的护理组超负荷工作,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精心护理手术前后的患者。近年来,我院脑卒中中心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在救治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综合诊治水平。

在这20多天里,作为脑卒中中心的成员,我们见证了奇迹,付出了辛劳,也经历了如同今天下午的许多次“劳而无功”,但是我们觉得这样的付出很有意义,因为我们深信:每一个生命,都不能轻易被放弃!

神经内科 陈蓓蕾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