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 第6期

我院引入“定位机器人”开颅直径不到一厘米

苏北1423-225期-16.jpg

近日,神经外科主任张恒柱教授团队成功运用精准引导机器人完成多例微创开颅手术,开取颅骨的圆周直径还不到1公分。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让开颅手术变得更为精准,而且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的常态化开展,标志着扬州神经外科继从显微镜时代进入内镜时代后,目前已逐步进入机器人时代。

日前,67岁姚大爷突发意识不清且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情况危急。神经外科对患者紧急收治,并立刻进行检查。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检体后,发现其脑部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张恒柱主任团队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决定采用先进的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精准穿刺血肿。

“这款精准定位机器人取代了原来由医生手工测量选取手术路径的方式,借助CT成像,即可通过立体定位计算出精确的手术入路,术中定位误差仅0.02厘米左右,并且可以根据计算出的数据进行机械臂精准辅助操作。”张恒柱主任表示,这种机器人的手术创口非常小,姚先生开颅圆周直径仅仅0.9厘米,便可精准地将引流管置入颅内的血肿腔,对脑内血肿进行引流,从而快速减轻了患者的占位效应、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而且,不仅手术全程顺利、效果良好,患者术后四天便可以拔管,血肿基本清除,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传统开颅手术,必定会牺牲手术路径上的正常脑组织,甚至是损伤重要的神经功能。而常规血肿腔置管往往受限于医生的经验和技术,假若位置摆放不到位,不但引流效果差,还有造成新损伤的可能。”张恒柱主任表示,作为扬州首家开展机器人精准定位神经外科手术的医院,他们已经获得了大量临床操作经验,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使用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安全、高效。对于患者来说,创口愈合周期短,可以显著减小创伤,加快患者康复,极大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宣传处)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