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院史
跨越时空的苏北记忆之(四)——从几份老病历看历史变迁
病历,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进行检查、诊断、治疗等医疗活动过程的记录。我院从1900年建院以来,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与成长,而记录病人治疗情况的病历也无声地记录下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病历的变迁……
我院现存最老病历
图一:目前我院现存最老的一份病历,1957年的一份普外科病历。在住院证上已开好相关医嘱,六十年前的工作效率也是杠杠的。
困难时期病历
图二:1961年的一份病历,由于此时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整本病历的纸张均为很粗糙的黄色马粪纸,当时我院的院名也改为“扬州医专附属医院”。
院名更改时期病历
图三:1967年的一份病历,我院名称改为“扬州白求恩医院”。
文革时期病历
图四:文革时期的病历上出现了毛主席语录,写病程录时开头不写上两句毛主席语录你就不是个好医生。1972年至1983年改为“扬州地区人民医院”。
老院长的病历
图五:老院长顾惠心1973年的时候还是年轻医生,写的病历详细且全面,功底扎实。文革后期出现的“革委会”组织,在抢救记录中也被提及,病程录中出现了“向革委会总值班汇报”的字样。
电子病历出现
图六: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病历在2000年之后开始出现,目前各类检查治疗记录均可安全地储存在电脑中,可方便快捷地检索调阅相关电子病历。
未来:无纸化电子病历
图七:关于电子文件的法律不断地完善,使得无纸化病历的实现成为可能,我院将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实现无纸化电子病历,到时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储存空间。
小小病历见证着时代大变迁……
趟过历史的长河,虽是旧病历,亦在手中沉甸甸
它是一个病人的生命旅程的浓缩……
每一份病历都值得妥善的对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认真写好病历,是每一个医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职业精神的基本体现。
而看过病历的变迁,
我们也有必要认识一下一直在它们背后、守护它们的这样一群人,
他们默默地做着很多事,
不为人知,
繁琐无趣,
他们守护着30多年来的130余万份病案,
他们用默默无闻的工作见证着医疗史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我院病案室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较完备的硬件设施,完善的管理体系,承担着全院出院病历的收集、保存、管理、检索、应用等工作,为我院的医、教、研、医院管理与决策等工作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料与数据。
目前我院病案室共有工作人员14人,设主任1人,编码组4人,整理组4人,库房组1人,质控组2人,复印组1人、机动组1人。
目前我院病案室共存三十多年共约130余万份病案,也承担着对社会开放服务的功能,病人或家属、代理人凭相关有效身份证件及相关材料,经病案室核实之后,即可来病案室复印相关病案资料(仅限于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可复印的相关部分),并按卫计委的规定收取工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