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中医科>> 科室动态 >>正文

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消化道肿瘤防治中的运用探微

发布时间:2018-01-05 20:48:47
字号:
+-14
浏览次数: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治未病的思想更是源远流长。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灵枢·顺逆》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后代医家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也多有精辟的论述,如朱丹溪指出:“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医学源流论·防微论》记载:“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则深入,则难治。”唐代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其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观点颇值得现代医学借鉴。

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死亡率不断上升,最常见的是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吞咽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呕血和便血等,尤其是晚期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一般只能通过化疗维持,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伤害。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消化道肿瘤防治中的运用可以简单概括为在肿瘤未发生之时、未加重之时、未演变之时、未复发之时、未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肿瘤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和后遗。

未病先防  以胃息肉举例说明:胃息肉是各种慢性胃病的病理产物,按其组织病理学分型主要为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其中炎症性息肉属于良性增生性病变,而腺瘤性息肉则有癌变倾向,增生性息肉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在胃镜检查中发现胃息肉,无论其大小如何、有无症状,均应及早进行内窥镜下胃息肉切除术,并尽快做组织活检病理或脱落细胞学检查以明确息肉病理性质,然后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施治,预防胃息肉术后复发,杜绝胃息肉向胃癌的进展,促使其痊愈。另外应着力推行胃镜普查,消除群众对于胃镜检查的恐惧心理,早期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以控制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

既病防变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获得了提高,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兴起并迅速开展的一项内镜微创治疗手段,可一次性完整地切除病变组织,并可对病灶进行精确的组织学检查,有效防止局部残留和复发。ESD起初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现逐步推广到早期直肠癌的治疗,体现了既病防变思想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在治疗肝病时,需注意调补未病之脾,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清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主张“欲治肝者,原当升降脾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与张仲景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是既病防变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典范之一。

病瘥防复  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合,共同化生气血,以养周身。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两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易损脾胃功能,碍其升降,尤其是胃癌术后,患者元气大伤,体质虚弱,尤其需重视饮食与情志的调摄,这对防止复发转移及延长生存期有重要作用。忧思太过伤脾,脾虚则运化失司;大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故鼓励消化道肿瘤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预后至关重要。《灵枢·营卫生会》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应少食多餐,宜清淡、新鲜、易消化之品,忌辛辣刺激、坚硬粗糙、油腻炙烤及腥膳生冷之品,手术之后更需注意,温热寒凉刺激之品易伤脾胃运化功能,诱发肿瘤复发转移。另外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适量运动也是病瘥防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