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北风采

【120年·我与苏北的故事】生活工作两相关 已结苏北不解缘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人生在世,脱不开生老病死轮回,现代社会,个人生命中每一步,大抵与医院相关。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一生爱竹画竹的扬州八怪代表画家,把夜间萧萧竹声,硬是听成了民间疾苦,体现了板桥作为地方官的民生情怀。民生多艰,一为疾,二为苦,疾占一半,此一半又涉医——医之于民,可谓大矣。自古以来,穷人生病大都一个“拖”字,小病拖成大病为常态。饭都吃不饱的年代,本地普通人生病也是能拖则拖,很少有到大医院治病的意识和能力,我的祖辈便是如此,爷爷奶奶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病死家中,而非在医院不治而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进  入新世纪,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普遍重视起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观念的更新,于是与医院、特别是像苏北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打交道就越来越多了。

作为扬州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苏北医院多年来对扬州人生命健康的意义毋庸置疑,时至今日,恐怕已经很少有人会说从未与苏北医院有所交接了。而本人的生活与工作,也曾与苏北医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晚年蓦然回首,恍然惊觉,已然与苏北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生命中某段时光甚或是某些部分已与苏北全然融为一体而密不可分了。

先说说生活。1982年下半年,妻子怀胎十月临产,被送进了苏北医院产房,尔后听说分娩并不顺利。过了很久,一男一女两位医生,略显疲惫地从产房出来,站在产房门口,在朦胧的灯光下讨论起来,气氛严肃而凝重,时在一边的我则一脸懵懂茫然。他们讨论后告诉我,可能要进行剖腹产,要我做好思想准备。当此时刻,我不知所措,只能唯唯诺诺,任由医生做主;但有一点是知道的,可能比较麻烦,心里也有点紧张。幸而不久后,产房里传出好消息,说是可以顺产了——于是柳暗花明,水到渠成,皆大欢喜,我得了一个健康的宝宝,升格成爸爸了。女儿出生时这一段小插曲,除我之外,可说没人知道。两位医生接生成千上万,断不会单独记住哪个婴儿出生时情形。事后我得知两位医生姓名,他们是顾惠心医生和朱南京医生。顾医生后来当了苏北医院院长,我的工作有所接触,有次我曾与他聊起,我女儿是他接生的,他已没印象了。至于朱南京医生,则从未再见过。三十多年过去了,但两位医生那一刻在产房门前一脸严肃的表情,对待病患的认真负责态度,我永难忘却。对于将我挚爱的唯一女儿接引降生到到这个美好世界来的白衣天使,我心底始终存有一份由衷的敬意和感激。在我看来,他们正代表了那个年代苏北医院良好的医德医风,颇有“医者父母心”之风范。

女儿出生半年之后,我被调入报社。八九十年代,在扬州日报任卫生记者,采访范围自然包括了苏北医院,陆续报道的卫生新闻中自然也少不了苏北医院。其时电视尚未普及,社会资讯主要来自报纸广播,所以报纸新闻颇具影响力。而在改革开放刚刚兴起之时,医疗战线还沿袭旧的运营模式,医疗投入不足,经费捉襟见肘,设施陈旧老化,与社会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矛盾突出。前不久,在家整理资料,还翻出了一份我在苏北医院召开座谈会的记录,满满六页纸,详细记录了苏北医务人员的种种呼吁。十余年时间内,我一边报道苏北医院医护人员的杰出奉献,一边为医疗战线大声疾呼。记得写过诸如苏北医院成功救治特大面积烧伤病人(发表在《新华日报》)、苏北医院被评定为三甲医院、世卫组织在扬州开会参加苏北医院活动、医院又新增了某种最新医疗设备等等新闻,尤其一篇抢救中暑病人的报道,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大约是1987年或是1988年夏天吧,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7度以上,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人员比如踏三轮拉板车的劳动者,往往耐不住烈日高温,不少人在火辣阳光下走着走着突然中暑倒地,被送到苏北医院急救。我去采访时,看到急诊室里一片忙碌,不时有中暑者被送来。医生让中暑者躺地上(急诊室地面就是水泥地),让陪同者出外买冰棍,然后用毛巾包起几根冰棍来冷敷。当时空调还是奢侈品,急诊室没空调,只有风扇,事实上整个医院当时也没一台空调。计划经济下,医院所有经费依赖上级拨款。有医生向我解释,只要一进空调房间,这些中暑病人马上就能好,但现在只能采取冰棍降温。中途我还注意到,所有医护都分批出去了一下,后来知晓,医院提供每个医务人员每天一个冷饮,按人头供应, 有我这个外人在,他们只能分批出去食用降温。有感于医院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和经济条件限制的严重不平衡,我回去后赶写了《生死边缘争夺战》一稿,着重讲了急诊室里争分夺秒抢救中暑病人的忙碌景象,同时也点出了急诊室没空调、影响了急救效果这一症结。这是一条现场报道,有人物有场景,又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二天新闻见报后,引起了政府有关方面的重视。很快,有关方面就协调周边企业,比如扬州柴油机厂等共同赞助了9台空调给医院,一举解决了医院急诊室抢救条件不足问题。诸如此类的报道还有一些,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今,医疗改革进入了新时期,医疗产业化使苏北医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医院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对此我喜闻乐见。但严峻的现实是,一方面医院设施日臻完善,规模日渐扩大,医疗队伍越来越强,却要面对每日汹涌而来的就诊人流疲于应对;一方面社会各界都在感叹“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是新三座大山”,普通人看病体验似乎都不佳,我自己也有类似体会。去年我老母亲患病住院,除了花钱多,感觉诊治过程,处处掣肘,十分费时费力,似乎很少有舒心顺畅的时候,于是感叹,不知何时才能顺顺当当舒舒服服地看病?当然医改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国全局的大问题,非苏北医院所独有,但我还是期望苏北医院保持良好医德医风,秉持“医者仁心”、“大医至诚”的理念,为扬州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得更好,以无愧于她的悠久历史和良好传承。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00813085445.jpg

胡志海,八十年代初毕业于扬州师院中文系(今扬州大学),当过教师、公务员,后从事新闻,当记者编辑,直至退休,见诸报刊文字三千篇。市作协会员。